如何区分对联的上下联左右位置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1-26
对联上下联怎么分左右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那么,对联的上下联怎么分左右呢?以下是一些判断对联上下联的方法:
一、按音调平仄分
对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仄声一般指三四声,平声一般指一二声。
二、按因果关系分
“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三、按时间先后分
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声花送笑,雨润桃腮柳润颜”,上联先写风送莺声,下联写雨润桃腮,时间的先后是固定的。
四、按空间范围分
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无疆”。这副对联是“家”在前,“国”在后,范围从小到大。
五、按语言习惯分
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和“寿比南山”是并列的短语,而“长流水”与“不老松”在语法结构上是相对偏正的关系。这也可以作为区分上下联的一个标准。
六、按左右方位分
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七、内容的相连性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如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便可作对联。上联写地上梅枝横斜投影于清澈的水面上,是“实”写;下联写梅香飘浮在朦胧的月色中,是“虚”写。一实一虚,虚实相生,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一般而言,上联写“因”,下联写“果”;上联写“实”,下联写“虚”;上联写“景”,下联抒情。
八、按场面范围分
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比如《声律启蒙》中的一句“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在空间和时间上,云、雨、雪、风、晚照和晴空,是从大到小的。
九、按语言习惯分
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上联尾字“水”是三声,为仄声;下联尾字“松”是一声,为平声。也可由横批判断上下联,比如横批从左到右念,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批从右到左念,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十、按对联内容平仄分
对联即为讲究平仄,押韵,对整。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这是对联分辨上下联的一大特点。“仄声”指三四声,“平声”指一二声。
举个例子:
天增岁月人增寿(上联)
春满乾坤福满楼(下联)
分辨技巧:
1. 看尾字平仄。上联尾字为仄声(三声、四声),下联尾字为平声(一声、二声)。
2. 看语句意境。一般下联的意境更深远一些,如上面的例子中,上联写的是岁月和人的变化,下联写的是乾坤和福气的变化,下联意境更大。
3. 看时间先后。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声花送笑,雨润桃腮柳润颜”,上联先写风送莺声,下联写雨润桃腮,时间的先后是固定的。
4. 看空间距离。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无疆”。这副对联是“家”在前,“国”在后,范围从小到大。
5. 看语言习惯。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上联尾字“水”是三声,为仄声;下联尾字“松”是一声,为平声。也可由横批判断上下联,比如横批从左到右念,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批从右到左念,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6. 看内容因果。上联为因,下联为果。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7. 看内容时序。上联在前,下联在后。比如“风送莺声花送笑,雨润桃腮柳润颜”,上联先写风送莺声,下联写雨润桃腮,时间的先后是固定的。
8. 看内容地位。上联写人,下联写景或事。上联表示“主角”,下联表示“配角”,如“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上联“祖国山河壮”是“主角”,由下联“人民岁月新”来配,意境更显广阔、深远。
9. 看内容平仄。上联收尾处用仄声字,下联收尾处用平声字。这是平仄相对的要求,也是对联格律的一个重要方面。
10. 看内容词性。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对联的上下联,并正确地将其张贴或书写出来。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对联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 上一篇: 秦清幸福生活后续:揭秘第50章后的精彩剧情
- 下一篇: 揭秘王者荣耀英雄暃的炫酷技能!